10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近日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其中明確點出“虛擬現實+融合媒體”關鍵詞,在新聞報道、體育賽事、影視動畫、游戲社交、短視頻等融合媒體內容制作領域,推動廣播級高品質、大眾化低門檻虛擬現實數字內容同步發展,以虛擬現實技術助力廣播電視及網絡視聽業態更新。
近期,趣看中標西海都市報社直播間升級改造二期專用設備購置項目,助力打造青海特色的多樣化融媒生產直播平臺,定制化虛實融合沉浸式互動演播室和視頻生產與傳播技術平臺。
成長歷程:西海都市報
《西海都市報》創刊于1998年10月,是由青海日報社主管主辦的省一級市民生活綜合類新聞報刊,是青海的主流媒體。經過24年的發展中,《西海都市報》秉著“替政府分憂 為百姓解難”的辦報宗旨,始終堅持政治家辦報,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奮力書寫青海發展的新篇章。在移動互聯網業態下,《西海都市報》努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以“1+N”全媒體傳播矩陣,打造網絡優秀文化品牌,通過短視頻、移動直播、虛擬演播等多元生產模式,提升引導力和傳播力,提升融合傳播效果。
項目亮點
該平臺的建設順應了青海地區超高清產業發展的戰略,加速了直播策劃、實時制作、播出的演化以適應新業務需要。在原有紙媒基礎上,打造以文字、圖片、音視頻為一體的多元化傳播形態。
立足“崗位” 探究痛點
近年來,報社積極適應技術進步和媒體融合發展形勢,已初步構建了媒體融合技術基礎支撐體系。與傳統的直播相比,網絡視頻直播逐漸從“新工具”向“新業態”轉變,“直播+高教”、“直播+政企”、“直播+公益”等早已預示著直播從單一行業向社會行業融合,如今的直播行業已邁向了單體到為社會賦能的階段。
報社對新聞短視頻、訪談節目、活動專題、線上直播等不同題材的視頻有了明顯的效率需求和業務管理流程需求,社內缺乏視頻制作技術及專業演播室運維和保障人員,短視頻生產中構思費腦,素材挑選難、共享難,制作工具復雜等問題也隨之顯現。
精準“定位” 高效方案
1
媒體元宇宙·虛實融合沉浸式互動演播室
此次 “融媒直播間”的升級改造,計劃利用趣看“媒體元宇宙·虛實融合沉浸式互動演播室”解決方案,凸顯報社母體作為資源平臺的核心優勢,以多方協作、整合一切的開放態度,將西海都市報社圖文、演直播業務等各種傳播形態展開深度融合,打造多元跨界聯動的新格局。同時,利用AI、云平臺等新興技術,構建線上線下、云上云下相結合的生產模式,以全面滿足報社融媒演播創作、直播互動、矩陣傳播、增值運營等諸多業務需求。
趣看虛實融合沉浸式互動演播室,以“簡約、先進、實用”為設計理念,以虛實融合技術為核心,以演播室技術為基礎,其面向云化、IP化、跨現場協作,使用了VR/AR/RTC/SRT等先進技術。
滿足5G+4K+AR+VR新聞資訊虛實融合制作、新聞+政務+公共服務全媒體制作、新聞+商務融合制作、多演播遠程現場云制作等業務場景。適用于西海都市報播報重大時政新聞、電商運營、體育賽事、文旅展播、云問政/幫辦、高校合作、政企合作商務、氣象等業務領域。并為其定制化設計貼合青海本地的三維虛擬場景。
2
視頻新媒體生產與傳播云平臺
提供高品質視頻生產與傳播云服務,趣看助力西海都市報實現視頻業務的全渠道內容匯聚、全云端業務生產、全媒體內容發布。
集“高清視頻采編、多機位導播切換、多網源接入、實時圖文包裝、多軌調音混音、時延播出播控、互動連線、雙機熱備、虛擬演播、高清直播分發、多碼流錄制”等能力為一體的節目現場實時制播系統。能夠滿足西海都市報社對于對接云端內容庫,調用媒資內容庫資源,實現便捷的直播素材調用和高效的內容制作,實現媒體的融合與分發的需求。
依靠全場景輕量化視頻直播方案,能夠實現超低延時視頻互動連線,結合虛實融合沉浸式互動演播室,更能實現虛擬觀眾和虛擬主播的同屏連線互動。適應云場端多地遠程云制播業務場景,從記者到嘉賓、從責編到用戶,從用戶到運營,打造最小化內容協作體,既能涵蓋基本工種工作內容,又能快速反應敏捷協同。
未來,趣看將繼續深耕在融媒體、超高清、云服務、智慧虛擬演播的研究,不斷精進,共創共享,鉆研技術優化,推出更加優秀的產品與服務,讓AI、云服務、融媒演播等新興技術落地于更多的媒體傳播領域,讓先進技術服務于更廣泛的用戶,讓產業發展更具活力和魅力。
<掃碼添加小趣
了解更多趣看演播室業務>